11月20日,国际科教影视与科幻创作发展高端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电影学界、业界50余名中外专家亮相论坛,由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撰写的《中国科教影视发展报告》在论坛上首发。该论坛是第11届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评暨制作人年会的开幕活动。
8月出台的“科幻十条”引发论坛专家学者热议,专家认为,科幻电影遇到了历史性的好机会,希望业界抓住机遇。专家提醒,科幻电影门槛高,只有创作者、制作者、科学家三者磨合到位,中国科幻电影才有未来。
面对短视频平台科教节目兴起出现的节目广告化、严谨性下降等问题,专家呼吁,科教作品首先应坚持科学属性第一,知识通俗化不等于降低科学性。
中国科幻片:慢慢走,不要急
今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在“科幻十条”的指导下,本届论坛设立“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论坛。
“科幻十条”出台后,投资方对科幻电影的关注再度升温。专家们认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加之政策的激励,中国科幻电影迎来“风口”。
面对科幻电影“立案潮”,奥德赛媒体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文却表现出一丝担忧,曾从事体育工作的罗文介绍,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也出台过鼓励政策,很多人盲目进场,结果导致大量浪费,他提醒科幻电影从业者,好好调研,慢慢走,不要急。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道路上的核心问题在于是否有足够数量的专业团队,“科幻电影大致分太空、生物、人工智能、环保、自然灾害五个方面,这五大领域涉及许多学科,需要由科学家、艺术家组成的长期磨合的创作团队,中国现阶段少有这样的团队。”
不过尹鸿介绍,即使美国这样的科幻电影大国,也是经过了多年的磨合,才逐渐形成了如今的繁荣。尹鸿预计,如果中国拥有二十个优质创作团队,我国本土科幻电影会出现新的成就。
谈及科幻影视作品的创作,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表示,科幻电影要具备科学精神,好的科幻作品能够普及科学的人生观、有对未来的谋划、有对科学的批判,更有对人心的抚慰。
2018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新人奖获得者王诺诺分析,科幻对大众的重要性在于科学审美的普及,在她看来,科幻电影让观众感受到科学之美,哪怕只是点燃了一点小火苗,也是成功的。
科教片走市场也要坚守科学性第一
自媒体时代,曾经处于市场“弱势地位”的科教片有了新的传播机会,然而随着科普短视频的兴起,科普节目在流量和科学严谨性之间发生了摇摆,一些电视台的科教节目,也沾染上了“不辨真伪”的习气,连“包治百病”等广告字眼也出现在了科技节目中。
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刘建中在论坛上呼吁,“尽管进入了市场,科教片也要坚持科学属性第一的基本原则,不坚持这一点,科教片就丧失了权威性!”
刘建中表示,科教片拥有科学和艺术双重属性,但传递知识是科教片的第一要务,艺术则是科学的表达手段,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科学知识,并不代表降低影片的科学性,科教片首先“姓科”。
刘建中同时呼吁,各大奖项评选时,为科教片单列奖项,因为“科教片科学优先的属性,与纪录片、故事片故事优先的创作出发点全然不同”。
中国气象局首席顾问朱定真认为,科学家与制作团队需要达成共识,以解决科教片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矛盾,“制作团队不要怕科学,不要怕不懂,科学家要的是把科学逻辑讲通,制作团队要把科学的思维逻辑搞明白,这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
在大众印象里,科学自带“枯燥”标签,但近来,我国观众对一些强科学属性的科教片表现出了巨大热情。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史岩介绍,央视制作的《创新中国》中,大量的内容是有关中国最新高精尖科学的,没想到片子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很多教师还将影片推荐到了课堂上。而今年起在央视连续播出的讲述化学元素与生活的科教片《门捷列夫很忙》,也收到了很好的播出效果。史岩认为,无论市场还是观众,其实都对科学节目有大量需求。